2016年7月2日,由市教育局主辦的第三屆常州市高中生辯論賽在常州市委黨校隆重舉行,我校高二4位同學(高二2班王者、桂家俊;高二10班謝喜、張辰婧)代表學校參加了此次辯論賽。此次辯論賽歷時兩天半,我校參賽選手通過小組賽和淘汰賽最終闖入四強。
小組賽和淘汰賽辯題為“合作與競爭哪一個更能使文明進步”,我們在比賽過程中既抽到了正方,也抽到了反方。這無疑給準備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和工作量,在短暫的時間里,同學們做好充分準備,以不變應萬變。在首場小組賽中,我們以微弱差距輸給了對方,但是這并沒有打擊我們4位選手的信心,他們沒有氣餒,而是認真查找原因,學習對方辯手的優(yōu)點,并向有經(jīng)驗的辯論學長汲取經(jīng)驗。在接下來的比賽里,他們越長越勇,評委這樣評價我們的選手:“在這幾場的比賽中,我們看到了一中同學的成長與進步,真的很高興看到你們能這樣熱愛辯論,如此認真地學習!”
半決賽的辯題是“善行和善心哪個是真善”,在之前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選手們憑借自己的學識迅速準備,最終獲得了本屆辯論賽季軍,這份榮譽是同學們通過一場又一場艱難的比賽得來的,凝聚了老師和同學的汗水和智慧。
通過參加此次辯論賽,同學們獲得的不僅僅是辯論的經(jīng)驗,更可貴的是他們收獲了友誼。
辯論賽是求勝還是求真,對于這個問題,人們向來各執(zhí)己見。于我而言,倒不如把“賽”字去掉,只享受“辯論”中思維的火花。
頭一個辯題是:競爭與合作,何者更有利于文明的進步。這一辯題初看很無厘頭,因為在當代社會,人們早已意識到競爭與合作是相輔相成,無法割裂的。然而作為辯論題目,它卻硬生生將兩者分開,要你評出孰優(yōu)孰劣來。
我方在第一場比賽打“競爭”時提到:競爭有利于個體才能的發(fā)揮,是國家政治經(jīng)濟進步的原動力,也更有利于競爭主體把握發(fā)展的方向。由于準備不足,這樣的思想實際上還不很成熟。
而隨著比賽的推進,我方四個辯手對辯題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在打“合作”時,我們找出了對方的許多漏洞。首先,人們不斷進取的原動力,其實是提高競爭力(也就是提高文明程度),而不是直接為了競爭。競爭力才是進取與競爭間的橋梁,割裂橋梁看結(jié)果本身就不合理。而提高競爭力的途徑,既可以是合作也可以是競爭,應該比較手段而不是目的。其次,不能將達爾文的“優(yōu)勝劣汰”直接搬用到社會中。社會達爾文主義本身是不科學的。“優(yōu)勝劣汰”的大前提是:機會平等,規(guī)則一致。而人類社會并不符合這樣的前提。最后,競爭具有盲目性,反而不利于提高效率、優(yōu)化資源配置。
如果說,平時人們對于“競爭與合作”的思考僅僅停留在“掘地三尺”之后跳出坑,到地面上得出兩者都不可缺的結(jié)論。那么,辯論賽就是讓你分別在“競爭”和“合作”兩方面“掘地三十尺”,然后在底下將兩者打通。
感謝其他三位辯手的盡心盡力,感謝老師的支持,感謝對手對于真理的追求。也希望,今后的我們可以向冠軍隊伍省中學習:讓邏輯更加嚴密,讓思維更加靈敏。
高三(10)班 張辰婧
(顧曉懌 供稿)